疫情期间,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了“稳定器”“动力源”的重要作用。疫情期间一些国家保护主义抬头,但中国始终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从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到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以扎实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全球贸易迎来了新活力。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7.7%,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了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产品质量是影响国民福利的重要因素,在国际贸易领域更是如此。我们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从进口的角度看,就需要提升进口产品的质量,持续释放贸易福利。
《进口种类、产品质量与贸易福利:基于价格指数的研究》一文发表于国际贸易领域权威期刊《世界经济》,由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永亮和邹宗森教授撰写。文中作者基于10年的中国进口数据,通过构建嵌套Logit模型重新推导价格指数公式,把质量因素引入到传统价格指数中,进而分解出价格、种类和质量三个维度来度量进口贸易中消费者的福利收益。文章指出进口种类多样化和产品质量升级都是影响消费选择行为和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进口种类以及产品质量对贸易福利的影响与传统价格指数相比呈现出相反的作用方向,其中进口种类多样化对中国的贸易福利的改进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年间由于进口产品种类的增长,最终精确价格指数平均逐年向下调整约0.2%,累积降低约6%;平均而言中国消费者由于进口产品质量升级而获得的福利相当于GDP的1.24%,产品质量与进口种类改变带来大体等价的贸易福利,二者都是分析进口福利问题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文章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首先,有必要从战略角度重新审视进口产品质量对经济发展和贸易福利的作用,丰富产品种类的同时进一步考虑产品质量因素,有利于减轻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对国民福利的影响,进而起到保障国民福利的作用。其次,在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等进口的同时,不能忽视畅通消费品进口渠道,努力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促进品质消费,强化外贸服务民生的功能。第三,文章发现传统进口价格指数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提醒我们在扩大进口的同时,也要注重进口产品价格因素,强调“优质优价”。最后,应稳定资源性产品进口,及时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优化质检管理方式,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总之,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们不再单纯追求发展的高速度,而是追求效率更高、供给更有效、结构更高端、更绿色可持续的增长。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过程中,进口的作用将从拉动出口向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扩展,进口产品质量也应得到充分重视,认清进口产品质量在提升贸易福利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