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纱幕,一盏青灯,几个木杆上的小人就能说古唱今,将世间百态映现于幕布上。这就是“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非遗艺术皮影戏。千百年后的今天,它在非遗京西皮影戏传承人、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院长王熙手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除了给观众带去艺术享受外,还改变了很多袖珍人的一生。
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带领着特殊人群,参与非遗技艺传习,自强不息获得新生。这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致力于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十八数藏平台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国家级非遗京西皮影的艺术魅力,十八数藏平台与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展开合作,推出《圆明皮影十二属》等一系列藏品,共同传承皮影非遗文化,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
濒危艺术与弱势群体碰撞出新生机
16年前,出身皮影世家的王熙和丈夫林中华为了传承皮影艺术,决定一起创业,为皮影事业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几番商议下,两人在人流密集的北京前门大栅栏租下了近千平的演出场地,从东北、内蒙古等地请了农村老皮影艺人,准备大干一场。可没想到的是,进门买票看戏的游客寥寥无几,这让爱热闹的演员们没了兴致,纷纷请辞回了老家。不到两年,剧团运作就陷入停摆。
夫妻俩正左右为难之时,曾经在媒体干过的林中华想起了此前采访过的“第一袖珍女歌手”吴小莉。“或许她能帮上忙。”吴小莉了解了情况后非常高兴,她接触到很多袖珍人都没有工作,表演皮影戏,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袖珍人只是身高不高,但智力等发育都与成年人无异。”王熙认为,由袖珍人来传承皮影戏会有很好的效果。一方面,皮影戏工作对力气和身高没什么要求,袖珍人只因身高限制在就业方面很吃亏,学习能力不逊色任何人。另一方面,袖珍人的外表和小孩的样子很像,更容易和小孩亲近交流,有利于皮影戏在下一代的推广和传承。
就这样,吴小莉介绍了4位袖珍人朋友到剧院参观了解情况,经过3个月的免费培训,他们都留了下来,成为剧院的第一批年轻传承人。
没有袖珍人的加入,王熙和林中华的皮影传承事业,也许早就戛然而止。没有皮影剧团的接纳,或许袖珍人还陷入对生活的迷茫,毫无方向,可以说濒危艺术与弱势群体的碰撞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以皮影为媒,帮袖珍人找到了家
虽然剧团招收的是袖珍人学员,但王熙对他们的培训丝毫不马虎,动作要自然真实,必须下苦功夫。她要求演员们每天8点起床练习,亲自监督、检查。
王熙白天在外跑业务,晚上回去继续参与教学、剧本设计、雕刻道具等工作。“王院长对皮影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打动和激励着我们。”在她的带动下,不少学员6点就起床练功了,卯着劲练习,进步飞速。
演员想学会操纵一个皮影,需要通过一根“脖杆”(操纵头部动作的木杆)和两根“手杆”(操纵手部动作的木杆)来展开动作。新人刚开始训练时,两根杆之间简单的分合就要练上至少一周,每天重复五六个小时,对新艺人来说,手上磨出坑和茧是家常便饭。3个月后,只有通过了考核才能上台表演。袖珍人演员孔令博说:“确实非常辛苦,但是看到手中的人物越来越鲜活,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媒体的报道下,又有不少五湖四海的袖珍人慕名来到了龙在天皮影剧团。很多袖珍人在刚来到剧团时,有一些自卑和内向。“但是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发现了很多一样的人,就会迅速的找到共鸣。”有学员说:“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每一个到来的袖珍人朋友,王熙和林中华夫妇都会热情接待,并给他们提供三个月的实习期。在三个月的实习期后,有的人选择继续留在了剧团,也有人掌握了皮影戏的手艺后,回到家乡自己创办皮影戏团。
当被问到,一些人免费学习了技艺,却没有留在剧院工作是否有遗憾时,林中华说:“袖珍人学会皮影技艺,回到老家稳定就业,不就相当于帮我们把皮影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了吗?我们非常鼓励特殊人群来剧院学习,学成回家也不怕。即使是原创剧目,我们也免费授权他在当地演出。不管他们走到哪里,我都祝福他们,希望他们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10多年来,王熙夫妇团队投入1000多万元免费培训了近300位的袖珍皮影艺人,他们平均年龄25岁。有21对袖珍人相识相知,最后结为夫妻,剧团为他们举办了集体婚礼。有12对在老家购买了楼房。每当提起这件事情,王熙心里非常自豪。
传统文化遇到创新思维 激活皮影艺术
袖珍人的加入,为剧团带来了崭新的力量。此前,老皮影戏艺人表演的作品艺术性较强,多为传统桥段。很多观众向王熙表示,“看不懂。”新加入的袖珍演员都是年轻人,接受事物比较快,想法多,也愿意参与皮影戏创作,为演出添加很多新的元素。“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在多名袖珍艺人的努力下,创作了12部‘战疫主题皮影戏’,短视频在网上播出后,点击量超过了1亿人次。”为方便观众观看、理解,新创作的剧目大都使用普通话,老人、小孩都能听懂,有利于皮影戏的推广和传播。
此外,剧团也因为有了袖珍人,开始尝试适合儿童观看的皮影戏。“大家的身高不高,刚好可以搭建儿童的剧场,表演一些新式的皮影戏。”如今,儿童观看的创新皮影戏,如《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神笔马良》等已经成为了剧院的重要表演剧目,受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喜爱。“每周都会专门抽空带孩子来看皮影戏。”
除了让作品内容创新外,好的展示平台也能让更多人认识皮影、喜欢皮影。王熙和林中华逐渐开始思考如何借助科学技术发扬传统文化。
机缘巧合下,龙在天皮影遇到了十八数藏平台,尝试用元宇宙技术向更多年轻人展现皮影戏的独特魅力。目前,十八数藏和龙在天艺术剧院共同开发了《圆明十二属》等多项皮影藏品,运粮鼠、耕田牛、山林虎、月宫兔、云中龙、草地蛇、千里马、喜乐羊、机灵猴、报晓鸡、护院狗、发财猪这些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以非遗剪纸工艺创造性呈现,展示了当代皮影的雕刻精工,还原了千年光影的文化价值。
十八数字平台发售的都将是非遗、国粹和中国特有文化标识的藏品,利用元宇宙科技将非遗作品数字化,帮助传统艺术与时俱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让皮影艺术走近年轻人身边。与龙在天皮影的合作,除了让更多喜欢数字藏品的年轻人了解到皮影魅力外,也能对袖珍人爱心皮影公益项目起到宣传作用,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十八数藏将皮影艺术永久载入区块链,让更多年轻人接起传承非遗瑰宝的使命,帮助中国传统文化持续绽放出光芒,永不褪色。”王熙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