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由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而来,是呼和浩特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门户。2020年3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0.8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软硬件设施通过验收,于当年5月正式封关运行至今。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董艳春
9月9日,2022年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厦门)招商推介会在厦门举行,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艳春就招商引资、利企政策、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层解读。
创新对外开放多元化思路 开拓招商引资特色化服务
董艳春介绍,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始终立足内蒙古战略定位要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充分发挥首府城市经济区域桥梁、航空交通枢纽等优势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便利通畅等优势,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对标先进、开放引领;市场主导、政府促进等四项原则,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和政策优势,确立了培育“一个基地、四个平台”,即“外向型绿色制造基地和物流分拨平台、展示交易平台、研发设计平台、政策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自贸经验复制、招商引资引智、争先进位提档、园区功能拓展五个系统工程,精心培育首府对外开放先导区、营商环境首善区和机制创新示范区,努力建设祖国向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支点。
“此次招商推介会共与10家企业进行签约,主要涉及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新能源汽车进出口、光伏新材料、氢储能装备制造、跨境电商、仓储及冷链物流等项目。意向投资总额达60多亿,落地后预计年进出口额增长20亿元左右。”董艳春如是说。
政策加持添力助企强支撑 精准帮扶提质兴企强突破
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仅便利人民群众需求,更在“后疫情时代”为企业提供勃勃生机。据了解,目前园区内的企业可以享受综合保税区内的“免、保、退”税收政策,即进口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进境的相关机器设备办公用品等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等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对促进园区内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已经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企业在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同时,也可同步开展一般纳税人业务,这对于企业拓展国内国外业务、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重点围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贵金属保税加工、高端装备制造、跨境电商及保税仓储、物流’等行业进行招商引资。我们的招商引资方向主要是结合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目标定位及综保区的实际发展规划,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产业支撑,同时我们也已经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有市政府支持综保区发展的奖励、补贴政策,我们希望全国各地的企业家能够了解我们,到这里来投资兴业、共同发展。”董艳春说。
深化改革抢抓综保新机遇 发挥优势实现区域一体化
据了解,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正在积极探索开展对蒙古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往来业务。那么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开展该项工作有哪些优势?该项目的成功开展将对综保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据悉,在此次举办的专场推介会上,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同蒙古国内蒙古总商会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推动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全面挖潜综合保税区外向型平台载体功能、促进中蒙两国经贸交流合作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董艳春表示:“今日的综保区,亲商、富商、安商的优异环境日臻成熟,宜业、宜商、宜创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殊优势和功能,以最大的热情、最真的诚意、最优的服务,延揽八面来风,汇聚四方英才。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本次推介会,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大家的交流合作,也真诚地希望大家到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共享资源,投资兴业。”
下一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将精准锁定产业发展,优化平台设施建设,聚焦特色优势招商,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标准化和定制化相结合的首府综保基地样板。全力服务好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带,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力促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李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