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作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承建的“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上线试运行,开创“专网交易、互联网分发”的先河。
今年3月,由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同意,深圳文交所承接“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经过建设方案报批与5个月的系统建设,在完成多轮内测、安全测试和压力测试后于近日上线试运行。
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常务副组长、深圳文交所分管领导于德江向记者透露,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设立的初心围绕“五个服务”:服务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服务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服务于挖掘和盘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服务于文化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于培育新型文化消费业态和方式。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其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接通国家文化专网,疏通供给和需求,破除文化数据要素的市场分割,加快推进政府间、部门间及市场化主体间的文化数据要素市场融通。
聚焦文化、盘活存量
记者了解到,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交易标的聚焦文化数据,交易标的分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两类,按范围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类。按照“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原则,汇集文物、古籍、美术、地方戏曲剧种、民族民间文艺、农耕文明遗址等资源,通过底层关联服务引擎和应用软件标识进场,通过各类数字化生产线解构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标识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多媒体与其他要素及要素权益进行交易。
目前陆续进场机构有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雅昌文化集团、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江西文演数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央广新媒体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文化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截止平台试运行启动时,已有百万数据进入平台待委托交易。
专网交易、互联网分发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区别于其他数据交易场所和文化要素交易机构在互联网端交易的方式,实行国家文化专网内网交易与互联网分发。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部署提供统一且唯一编码注册和解析服务的技术系统,实现专网与互联网跨域、从文化资源数据交易到文化数字内容的分发。
数据超市、全社会参与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交易面向全社会各类符合进场的交易主体开放,包括公共文化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文化生产机构和个人。交易的数据分公共文化数据和商业数据两大类,商业数据的权属主体可以在交易中心数据超市下开设自己的专业店铺,分旗舰店、专营店、大师店、城市馆和家族馆。
交易引擎与交易生态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通过交易引擎链动整个交易生态,从文化专网内的核心交易引擎链接到场内交易主体、场外关联主体、数字化生产线、线上线下文化消费场景、国内国外相关市场,打造服务于文化数据生产与应用的交易生态,面向国内与国际范围开展文化数据交易业务及与交易相关的服务业务。
试运行当日,深圳国夏文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进场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填写意向买家信息申请,实验交易流程,按照企业服务内部生态、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购买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的“中国老画报数据库”部分数据包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庆赏升平人物图京剧脸谱数据包”,购买价格约为20万元。中介服务机构深圳市新大鹿文化有限公司、熵链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也在填写意向买家信息申请中。
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中宣部主导、中央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国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国家级工程,而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则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动能与引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将严守政策底线、坚持初心,努力为文化全生态领域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大数据交易平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