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 张红卫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这句至理名言,正是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仪表调试工、高级技师张红卫数十载工作经历的真实写照。
现年56岁的张红卫,参加工作35年来始终坚守在施工生产第一线,他如同一把永不生锈的螺丝刀,哪里需要就及时出现在哪里。他先后参与建设了大连炼油厂、河南义马气化厂、内蒙古博源甲醇项目、云南水富煤制甲醇项目、内蒙古3052化肥项目、浙石化炼油厂项目、兰州化工园区等二十多项公司重点施工项目,多次荣获公司“先进生产者”等称号,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潜心钻研技术 立志奉献企业
从入厂第一天起,张红卫就牢记师傅的教诲,立足岗位、精研技术。他完全继承了中化二建老一辈工人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勤奋钻研,逐步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成为本岗位不可多得的技术能手。30多年来,他见证了公司上世纪80年代的风光无限,也经历了世纪之交的改制阵痛,始终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和众多为企业默默奉献的中化二建人一道,以自己的坚守和付出换来了公司凤凰涅槃般的崛起重生、百亿辉煌。
2018年夏秋之交,酷热的中原大地上,河南安棚小苏打改扩建项目的仪表调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工期紧、任务重,厂方急于投产,业主方是公司合作多年的优质客户。解人之难,责无旁贷。张红卫带领班组成员认真研究设计缺陷,积极与业主方和设计院沟通协商,制定对策,晚上还要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图纸、提材料、做计划,常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大家充分发扬“讲团结,求实效,敢拼博,争一流”的企业精神,集思广益、想尽办法创造施工条件,合理运用统筹法、成龙配套法、见缝插针法,优化PLC编程、DCS组态等仪表自动化的使用操作。经过全体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按时顺利完成了所有仪表设备的调试工作,得到业主方和监理方的高度评价。
老兵无惧挑战 革命永远年轻
“怕吃苦就不要干技术”是张红卫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既是对年轻人的要求,也是对自己时刻的提醒和鞭策。以他的年龄和资历,“躺平吃老本"也足可衣食无忧,但这绝不是他的人生选项。
在云南水富云天化煤制甲醇项目施工中,作为甲醇装置关键部位的压缩车间,采用了先进的DCS控制系统、SIS安全系统、EDS紧急停车系统三重控制,具有测点多、转速快、联锁保护的特点,但安装和调试工序复杂,对施工技术要求高,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面对这一全新的课题,作为仪表技术总负责的张红卫没有丝毫退缩,在经过充分的技术钻研和施工准备后,凭借着自己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胆大心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应用先进的FLUKE754过程检验仪、Hart475高性能终端通讯器,高精度数字电阻箱等调试设备,通过TK-3A模拟振动位移实验等方法对转速探头、温度探头、振动位移探头等内置部件的每一个测点逐项进行严密测试,严格把关,在确保各项参数都准确无误的情况下才进入下一个流程。他带领的工作小组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压缩车间仪表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也使得自己的技术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身作则处事 不遗余力育人
作为电仪公司为数不多的在职仪表专业高级技师,张红卫觉得自己身上背负着一种崇高使命。他既要在不断的进取和创新中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也承担着培育新人、为企业发展储备后续力量的光荣任务。
近年来,公司业务快速扩张,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迫切。张红卫经常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说:“干工作要勤奋,但更要有责任心”,对于积极上进的后学者,他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工作心得和技术诀窍倾囊相授。对于危险性比较高的工作,张红卫总会亲自动手演示工作要领。
他不但积极传授各项技能,也教大家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他常说:“要把项目部当成家,把工作当成自家事来干。”2021年,他转战兰州片区,负责兰州新区物流园货场、专精特新园A、B区及兰州何尉年产16万吨氯碱三个项目的仪表调试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恰逢兰州疫情爆发,调表设备及材料不能如期到位,造成工期延误。他临危受命,不顾自己55岁的“高龄”,整天带着一帮年轻人踏着晨曦去,披星戴月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不分项目,不分专业,帮助现场加快施工进度。这期间,张红卫共带出了仪表技术人员4名,仪表施工人员12名,他们都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力量。
公私取舍之间 彰显家国情怀
工作上全身心付出的背后,往往是对个人小家的亏欠和负疚。有人说:干工程的都有两个家,一个是远方妻儿相守温馨的家,一个是热火朝天的繁忙工地。责任与担当,让张红卫放不下手中的活,卸不下肩上的担。
作为化建人的家属,妻子深深地理解丈夫,默默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庭事务,使得张红卫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但家庭责任的缺失终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2011年秋,身患阿兹海默症的岳父外出走失,因未能及时找回以致遭遇车祸不幸罹难。2016年夏,正值儿子高考之际,身在乌兰浩特3052博源大化肥项目的张红卫,因项目试车阶段需要保驾护航,未能按计划返家陪儿子度过人生的关键时刻。每每提及这些事情,张红卫总是眼眶湿润、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一块铁,只有投入炉火中反复锤炼才能成为好钢。越是辛苦的劳动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和品格。35年一直重复着外人看来单调乏味的工作,也许张红卫的故事略显平淡了些。但我们企业的发展又怎能离得开这些严谨细致、忠诚担当的“老实人”呢?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张楠楠 原志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