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正在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经受着诸多考验与挑战,探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外公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为此,中国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热度持续升温,环境、社会和治理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维度,ESG投资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2022年7月28日下午,由南方周末报社主办的ESG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作为第十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的主题论坛之一,本次活动集结了众多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机构及媒体的优秀代表,深入挖掘ESG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探索企业ESG实践发展的新路径。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ESG相关主题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主题报告,并重磅揭晓年度特别关注奖项的名单。
南方周末报社总经理、南方周末研究院院长姚伟新在致辞中表示,ESG是企业业绩增长的“催化剂”,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公司运营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常规动作”。
多年以来,南方周末一直关注ESG在中国的发展轨迹,成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时观察、分析该领域的相关内容。今年3月,南方周末正式上线“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大数据平台--善择云平台”。该平台充分发挥数据的量化、测评、监督和服务功能,特别是对上市公司ESG风险具有实效的警示作用。目前,平台上线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模块”覆盖了700多家中外企业,“上市公司ESG风险预警模块”则覆盖了A股4200多家上市公司。平台的正式上线,既是南方周末智库转型的又一关键利器,也传递出南周携手各方与时俱进、推动ESG发展的美好期许。
大咖云集,碰撞出ESG智慧成果
目前,ESG在中国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此次论坛,多位学者、业界代表就ESG的实践发展进行了分享,为企业的ESG发展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ESG投资,即在传统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实践,倡导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友好、社会责任以及良好的公司治理。
中财绿指(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施懿宸认为,ESG已经是全球共同语言,不管各国之间有再多的分歧,对于气候变化、ESG,大家都有共识,要一起推进。对ESG这个舶来品,中国并非一定要弯道超车,但要借鉴国际比较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本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
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拥有系统的关于ESG的顶层设计--“双碳”政策,这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逻辑和理论体系。这些政策文件有实质的效应,影响着企业ESG的践行,也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聊及ESG的持续性发展,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CEO、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创始秘书长白虹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生态平衡、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可以分别看作房子、桌子及饺子,三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平行关系。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大多数企业的关注点都在作为经济板块的“饺子”上,而常常忽视作为支撑的“桌子”(社会安定),更不愿意考虑关乎生态平衡的“房子”。
针对这一现象,白虹认为,从ESG视角看可持续发展,ESG评估如不转化为财务业绩,市场主体就没有内驱力;ESG整合如不能低本高效实施,市场主体就难以整合到主营业务中。
在当天论坛的企业ESG实践分享环节,蚂蚁集团可持续绿色公益部总监王小颖表示,企业的ESG战略框架不应只是一个字面总结,而应当把理念融入业务内容并加以执行,“这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之一,即把战略变成业务推进的指导框架。”
“硬核”发布,汇聚前沿研究成果
南方周末长期关注环境、公益、劳工、产品等CSR相关领域,自2008年成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以来,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前沿研究-评价监测-平台搭建-集体行动-品牌传播”五位一体的CSR策略。
现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了《企业ESG沟通手册(1.0版)》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观察报告(2022)》。
南方周末研究员闫静对《企业ESG沟通手册(1.0版)》(以下简称“手册”)进行了专业的解读。报告指出,一方面,中国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持续高涨,环境、社会和治理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维度,企业的ESG表现受到社会及利益相关方的极大关注。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型传播媒介的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透明的时代”。企业必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策略面对股东、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社会组织和媒体。
企业ESG沟通,即借助一定的载体,将企业的ESG理念、战略、行动、绩效以及承诺、计划等,以一定的形式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社会的交互,进而获得认知、认同、支持的一个过程。企业主动沟通和传播ESG的理念、战略和绩效,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获得投资者青睐、赢得相关方支持、培育可持续竞争力、塑造企业声誉。
南方周末研究员史谅也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观察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了详细介绍。
报告中指出,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相关方,其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关键意义。当前,许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充分,为逐利罔顾法律法规和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象频频曝出,从合规管理、食品安全到员工责任、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在多个行业、多个领域反复发生。
该报告通过抓取2021年国内各政府部门网站公告和主流媒体报道,共收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1533起,其中个体性事件1238起,集体性事件295起。
针对各类CSIR问题,报告提出以下建议:提升金融业治理水平;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完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告别地产红利,强化风险管控;新能源车企增速快,消费者权益需重视。
主题对话,真知灼见引发深思
随后,润灵环球执行董事王学柱,长三角ESG与零碳研究院执行院长符翀,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ESG总监、工会副主席鞠彬彬,就“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与企业风险管理”开展主题对话。
企业践行ESG理念,有助于长远可持续发展,但其风险也不容忽视。王学柱认为,ESG风险并不是新的风险,它分开就是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企业治理ESG风险,可以借用现有风险管理机制和系统进行整合。
当碳中和成为趋势,企业气候相关信息披露逐渐主流化。符翀提出,ESG相关的气候风险管理需考量三个维度:一、对气候相关风险进行识别;二、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三、健全团队架构并关注人才培养。
鞠彬彬则表示,于企业而言,ESG有“光环+盔甲”的作用。它不仅是加分项,可以带来光环;它也是盔甲,可以保护企业的底线。
在本次论坛尾声,众多嘉宾也围绕“ESG与可持续商业”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与工会社会工作委员会副总干事、中电标协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小兵认为,企业要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加上永续经营理念,然后“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相关方进行沟通。
“企业追求财务业绩的同时,应该思考会对ESG产生什么影响。财务和ESG是双向的互动,即单一重要性和双重重要性的问题。”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广州区域低碳经济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沈洪涛说。
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所(金融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孙烨表示,如果企业能在商业选择或战略定位中融入ESG因素,就能找到其社会定位,并能更好地推动商业走向可持续。
菜鸟公众沟通与市场部总监陈良军分享道,ESG和可持续商业的发展内在是统一的。菜鸟内部有一个观点,看企业一要看财务报表,二是ESG报表。后者确定了该企业是否值得长期合作,长期投资。
重磅揭晓,年度特别关注奖颁发
ESG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推动。他们在摸索中总结,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及项目案例,发挥着先锋作用。南方周末在本届责任年会设立了年度特别关注奖,寻找在ESG、低碳等领域中积极探索的企业及优秀成果。
近年来,ESG投资在中国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南方周末呼吁更多有志之士参与进来,为企业的ESG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模式,推动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