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窖-起糟-投粮-润粮-加糠-上甑-蒸馏-取酒-出甑-打量水-堆润-摊凉-拌曲-入窖……五一劳动节这天,五粮液523酿酒车间第128组组长陈永强,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以劳作庆祝节日!
“我们班组,加上正、副组长一共17人,按制度每人每周可以轮休一天,一次轮休两到三人,因此,节日没轮到休假是常态。”陈永强说,自1997年进入五粮液,已在酿酒岗位工作了25年的他,早已记不清有多少劳动节在岗位上度过。
多年的刻苦钻研和积累,让陈永强成为523酿酒车间的一把好手。也因此,2019年,领导派他到车间第128组“传帮带”,于是第70组组长的他毅然“撸起袖子”过去支援。经过他和班组成员一年半左右的努力,2021年下半年,第128组的优质出酒率很快赶上了其他班组。
“别小看酿酒,操作流程虽然一个月就能学会,但要酿出好酒,必须得有一个长期经验积累的过程,是‘技能+经验+悟性’的综合,须处理好粮、曲、糠、糟、水、温度等关系,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没配合好,就产不出好酒。”陈永强说。
他告诉记者,要多酿好酒,功夫在入窖前,一定要做好酸度、水、淀粉、温度等前置条件,不然入窖后,一切就难以改变了。如果入窖时,酸高了,就会不产酒;酸低了,产酒但不产好酒;粮多了,不利于糊化和发酵;酒曲加多了,流出来的酒是苦的,味道不净;曲加少了,发酵不充分,香气不够……哪个环节没做好,都会影响入窖后的发酵。
根据五粮液的发酵周期,一个窖池一年一般可以产四到五轮酒。陈永强说,每一轮都不能松懈、马虎,“因为五粮液是跑窖循环、续糟发酵,如果一轮糟没有做好,就会接连影响两三轮,一年产量就没了。而好的酿酒工人,能够稳定酒的产量和质量,让糟和窖良性循环,保障酒的品质稳定。”
传承逾千年的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是极致的酿造技艺,工艺复杂,工艺条件相对极端。入窖淀粉浓度高,粮食、糟醅、酒曲粘在一起,不好操作,劳动强度也大;入窖酸度高,酸度稍稍控制不好,过高就会抑制参与发酵的酵母等微生物生长及代谢,导致不产酒。许多流程,都要靠一线酿酒工人实时掌控。
“没有工匠精神,就酿不出五粮液。”陈永强说,一方面,需要酿酒工人严格遵循前人总结出的多粮固态酿造技艺,严格按照工艺流程酿好酒;另一方面,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决不能马虎,每一轮次酿酒,都要做到准确的看糟配料、一丝不苟的劳作,才能酿出好酒。
为能酿出一杯至臻美酒,酿酒工人们顶严寒、冒酷暑,严苛把控每一道工序。比如上甑环节,看起来简单,却并不是简单地把糟子铲进甑子里就可以,反而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做到每铲都轻撒匀铺,做到每甑都上得均匀,一旦没上好就会影响酒质。
五粮液有许多像陈永强这样的酿酒工人,他们闻一闻窖房内的香气,抓一把糟醅尝尝,就能知道产酒好不好,把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五粮液494个酿酒班组、近万名酿酒工人,他们身上无不流淌着这种工匠精神。他们用心不计代价、用工不计成本、用时不计岁月,只为酿造每一瓶好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