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应用的风靡,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优质知识内容供给日益充分,已形成“知识普惠”效应。全国两会来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其提交的《关于运用新媒体促进知识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提案》中表示,大众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知识获取成为常态。
抖音公开数据有力支撑了张颐武的这一结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抖音知识视频累计播放量超6.6万亿、点赞量超1462亿、评论量超100亿、分享量超83亿。2021年1月至10月,清华大学在该平台开设公开直播课384场,北京大学开设509场,即网民平均每天可享受一场以上“名校大课”。
短视频直播走进高校课堂、科研院所,打破了知识传播的边界,让大众也能轻松接触到过去只有在高校课堂、科研机构听到的各类知识。截至2021年底,全国1295所高校共在抖音开展了800场知识直播,帮助6300万用户学习大学精品课程。近来,由科创中国联合抖音打造的《院士开讲》、中科院开设的《科学公开课》等精品直播课堂,让中小学生、大众科技爱好者也能学到各领域专业科技知识。
“由此可见,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进行知识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已成规模,且颇具潜力。”张颐武说。
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他表示,应积极发挥已有人才优势,并有效将其吸纳为新媒体知识普及工作的人才库,通过举办新媒体知识传播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优质知识传播者在网的绝对数量。
其次,他建议设置知识科普、传统文化传播专项,提升社会、公众对相关议题的重视。除传统“开学第一课”等专题栏目外,可在国家层面设立“自然科学周”“人文科学周”“传统文化月”等。第三,要允许、支持科教文艺工作者利用短视频及直播平台合理创收,激励优质内容。
在张颐武看来,以适当物质条件调动人才积极性,才能够有效支撑这项工作的发展。因此,他建议国家层面能设置支持政策,从激励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引导及指导短视频和直播知识普及相关业务发展,以激励社会大众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