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打卡式观展"引争议
来源:紫牛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11 14:40:40

今年暑期,国内“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媒体报道,河南博物院暑期每日接待量达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杭州博物馆7月16日入馆人数超过1.28万,创下建馆以来单日最高客流量纪录。不少博物馆都出现入口处排起长队、一票难求的热闹景象。


(资料图)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有部分年轻人“打卡式观展”的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和吐槽。

“打卡式观展”

8月1日,《隽永的异彩》俄罗斯美术作品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不少人前去观展。南宁市民吴芳却在观展时,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当时,她正驻足欣赏穆萨·穆萨耶夫的《高加索的婚礼》,突然一名打扮时髦的女生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请她让一下。原来是几名年轻人想在画前打卡留影。吴芳本想等她们迅速拍完后接着看展,可这几名女生轮流拍完后,有人觉得没拍好,又换个姿势让同伴继续拍,其中一人还带了好几套衣服,要拍不同造型的组图。见状,吴芳只好移步去其他展区。

“之前,我参观潘玉良画展成都博物馆站时,几名年轻人在拍照时大声讨论,使原本安静的展厅变得吵闹,又或是长时间在一幅画前摆姿势,影响其他人观展。”四川成都市民李丹表示,这类“打卡式观展”的游客有个共性,就是我行我素,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有时对保安的制止也置之不理。

“甚至还有人为了拍照效果而破坏展品。”广西大学研究生罗婕说,“比如有的人无视展品旁边‘请勿触碰’的标语,倚到用毛线编织的展品上拍照,结果导致展品被扯烂。”

罗婕认为,首先要尊重和保护好参展作品,“就像你搬了新家,大家很高兴地来为你暖房,但留下了很多脏手印和脚印,会把一件原本很愉悦的事情变得糟心”。

打卡博物馆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红的研究指出,年轻人“打卡式观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网络社交需求的推动,人们通常会追求现实生活中更加新鲜、有趣的场景和活动为自己的网络虚拟社交提供素材,而“观展”这种拍照好看、“短平快”的活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影像的过度依赖,导致人们无暇顾及其内容价值和社会意义。

朱倪萱是广西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前不久她与朋友一起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参观了“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其间两人给彼此拍了许多照片,并分享到各自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我是在社交媒体上偶然刷到的这个展览,感觉很出片,所以就来了,为此我还专门准备了相机。照片发到朋友圈后,评论区也有人问我展览的具体地点。”朱倪萱说。

在社交媒体时代,获取流量成为一些人打卡摆拍的目的。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在该短视频平台上,过去一年,博物馆相关话题播放量同比增长165.97%,博物馆相关话题分享量同比增长558.52%,共有196万用户发布446万个视频打卡博物馆。发布与博物馆相关的视频俨然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在文明观展中感受文化魅力

从策展方的角度来看,除了少部分展览不允许拍照,大多数展览都会在宣传时突出“拍照”这一特点,以此来吸引受众。郑州OUTSIDER画廊销售总监明月认为,对于场馆来说,不同穿搭、不同角度的摆拍是大部分艺术展览开幕后的第二阶段宣传,帮助更多人了解展览信息。“现在因为更多人的拍照分享,使看展由一小部分专业爱好者的行为变成大众探店,让参观者变成了旅游者,让展厅变成了景点,提高了艺术行业的营收,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对于年轻人热衷于看展打卡摆拍这一现象,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燕敏认为,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看展,无论抱着怎样的目的都值得鼓励。在她看来,人们看展是基于对美的追求,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我审美、开阔眼界、培养美学意识,因此应该鼓励而不是拘泥于形式,且观展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感也远大于对价值和内涵的理解。针对一些人不遵守看展礼仪、给他人带来困扰的问题,燕敏提出了几点建议:“不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美术馆或其他性质的展览,首先要遵守场馆规定,提前了解是否能拍照以及使用闪光灯。其次要适度拍照,不能妨碍他人正常观展,更不能在馆内大声喧哗或跑动。另外,馆内工作人员也应加强引导和管理,规范观展人的行为。”

臧晗骁是北华大学历史专业的大三学生,曾参观过青岛、正定、邯郸、沈阳等多个城市的博物馆。他表示,自己最初看展是为了去打卡,但随着看过的展览越来越多,他逐渐掌握了如何欣赏文物以及如何分配看展时间的技巧,也更懂得了享受观展本身带来的乐趣。在他看来,年轻人首先要走进博物馆,才能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观展习惯,感知展品背后的文化脉络,“在与展品的亲密接触中,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文化的魅力,这些都是其他娱乐方式所无法给予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刘昊宜

标签:

猜你喜欢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打卡式观展"引争议

今年暑期,国内 "博物馆热 "持续升温。据媒体报道,河南博物院暑期每日更多

2023-08-11 14:40:40

本金就能结清花呗欠款?当心这种新型诈骗

扬子晚报网8月11日讯(通讯员朱骏芃邵臻记者万凌云)近日,丹阳的陈女更多

2023-08-11 12:40:45

太尴尬了!两同事发现恋爱对象竟是同一女子,且都

扬子晚报网8月11日讯(通讯员张怡媛陈海军记者陈咏)两小伙的恋爱对象更多

2023-08-11 12:37:55

谎称有"门路"入学,实际伪造一系列材料 男

2022年6月至7月,被告人周某某谎称自己有关系、有内部指标可以帮助不在更多

2023-08-10 23:48:42

公益诉讼进田间 助力农业废弃物不再"流浪"

农药用完、地膜破旧,怎么办??随手往农田里一丢,看似方便省事,可造更多

2023-08-10 23:48:10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三措并举"助力企业信用修复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南更多

2023-08-10 23:43:31

不翼而飞的物流款竟是被人"截胡" 对接业务的

明明只是负责公司与物流公司对接的 "中间人 ",竟将公司付给物流公司的更多

2023-08-10 23:41:33

大巴车高速上爆胎,交警迅速赶至确保43人安全

扬子晚报网8月10日讯(记者郭一鹏通讯员朱德良)近日,南京交警高速十更多

2023-08-10 21:37:36

"陪玩式旅游"火了!南京大三女孩当兼职导游一周赚

今年暑假, "陪玩式旅游 "在社交平台火了起来。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更多

2023-08-10 21:40:03

假物业真上门收费,兰州业主控诉:不交会被限电,

8月10日,有读者向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反映,兰州市七里河区秀川街道更多

2023-08-10 20: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