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是“女法官国际日”。女法官是我国司法力量的组成部分,她们既温情细腻,又果敢坚毅,以专业知识参与审判执行工作,以女性力量不断诠释公平正义。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一睹她们的巾帼风采,聆听她们的职业故事……
书记员笑称她是“法官妈妈”
杨温蕊: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曾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法院职务犯罪大要案审判工作先进个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刑案无小案,刑事无小事。”这句话陪伴我在刑事审判庭走过了十四个年头。
记得在办理某起案件时,被告人情绪激动、不予配合,两次要求更换辩护人,对法定情节认定心存疑惑、不满。我前后十余次往返南京,耐心倾听被告人诉求并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多方调取相关证据,核实细节,对被告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被告人心服口服。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很值得。
在经济犯罪中,我发现被告人趋于低龄化,不懂法却渴望一夜暴富,因此身陷囹圄。秉承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理念,提审时我都会苦口婆心地教育被告人,从法律认定的原则到知法、守法底线,从家庭、工作、教育到未来改变之路。经过劝导,很多被告人痛哭流涕,表示一定会痛改前非,并连声道谢:“从来没人跟我说过这些。”随案书记员也悄悄竖起大拇指,笑称我是“法官妈妈”。
法槌举起落下,胸中装着国家。我坚信,作为一名刑事法官,要通过一个个案件的打磨,将公平正义注入胸前的法徽,把温暖温情融进身上的法袍,在三尺法台间,用铁骨柔情担当起对党的忠诚,对法律的敬畏,和对人民的责任。
以看得懂的方式实现正义,修复社会矛盾
洪霞: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曾荣获个人三等功、南京法院巾帼岗位明星
民事领域的许多案件对当事人来说就是人生中的一道坎,作为法官,我理解他们的处境和不易。
曾记得我审理过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上诉人主张医院手术过失造成其神经损伤,一审判决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上诉人也应支付相应的康复治疗费。对此,他不能理解。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将心比心,我想尽力化解这场纠纷,我反复查阅案卷研究案情,发现他的康复费中原本有一部分是可以纳入医保的,于是我多次协调医保中心,为他重新审批报销这部分费用,让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当事双方都打来电话向我表示感谢。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多年的审判经验告诉我,法官在查明事实后,应该多从经验的、常识的角度分析问题,认识案情,尽量弥合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对立、利益对立、意见对立。以看得懂的方式实现正义,修复社会矛盾。法官应该对民众打官司的痛苦保持悲悯,用爱化解纠纷,用智慧破解难题,重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引导每一个在困境中的当事人走出黑暗,心向阳光。这是我,也是无数女法官恪守的工作信念。
用关切化解当事人之间的坚冰与隔阂
朱海兰: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曾荣获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官就像做精细外科手术的医生,通过对人情和法律的认识判断,识别症结、悉心解纷。我在民事审判一线工作了16年,一直在努力用春风细雨般的关切化解当事人之间的坚冰与隔阂,让双方重建信任的桥梁。
记得在一起排除妨碍纠纷中,原告夫妇购买了房屋及配套自行车库,收房时才发现车库内住着一位七旬老翁。老人声称车库是儿子的,无论如何不愿搬出。在上门走访时,我了解到老人常年住在车库,但是儿子卖房时没有征得老人的同意,一气之下,老人一直不肯搬离。听完老人的诉苦,我将老人的儿子儿媳叫到车库,让他们当面向老人解释了卖房的情况,儿子为事前没有说明而道歉,也表示愿意和老人同住。一番沟通之后,误会得以消除,儿子也将老人接回家。这个结果避免了一判了之执行不便的尴尬,找到了纠纷的症结原是被告家庭内部的误解,弥补了情感的裂痕。
“法律是公正和善良的艺术”,我深知即使最简单的案子,对于来诉讼的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事儿。我将始终保持善意和同理心,兼顾法理与人情,真正化解纠纷矛盾。每当我看到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后,他们亲切的笑脸和由衷的感谢,都让我感受到法官的职业魅力。
从事刑事审判19年,将每件案件办成“铁案”
徐佼: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曾荣获全国人民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江苏最美法官”提名奖
我参加工作19年,一直从事刑事审判工作,经手的案件中不乏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让每一次法槌都敲得问心无愧”、“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是我一直坚持的准则和追求。
在审理的众多案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起“套路贷”案件。因案涉金额巨大、被害人众多,为确保万无一失,接到案件后,我就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案件的审理中,速溶咖啡成了每天陪伴我的伙伴。由于涉案卷宗特别多,我与内勤专门清理一个房间作为“专案室”,在卷宗上粘贴了各种颜色的标签来区分,设计了各类阅卷稿纸、图表,在移动白板上标注勾画出密密麻麻的资金流向图。在一个半月里,我调阅审查了384本卷宗,800余份书证以及海量的电子数据,形成了600余页、38万余字的阅卷笔录,保障了案件顺利审结。
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宣判前一晚,星空下庄严的法院,大楼前闪耀的法徽,照亮了我的内心。作为一名刑事法官,唯有将每件案件办成“铁案”,使之成为垒实长治久安堤坝的“砖石”,有力捍卫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才能真正让党放心、让人民安心、让群众暖心!
缅甸船员专门录制视频向她道谢
徐一:南京海事法院连云港法庭法官,曾荣获江苏省级机关优秀团干部、多次考核优秀被嘉奖
2019年12月,我在不舍中告别了知产审判领域,带着对未知的憧憬与敬畏,迈向海事审判的大门。
初进南京海事法院之时,我既是海事审判的“门外汉”,也是一名新手妈妈,时常在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每晚将孩子哄睡后,深夜伏案是工作常态。为尽扫清知识盲区,我申请前往外贸企业、港口码头进行实习,通过跟单操作,摸清各种“行话暗语”。我逐渐熟悉海事专业词汇,充实海事审判知识,这让我燃起了信心与期待。
2020年12月,我院依法扣押了一艘危化品轮,扣押时,船上载有5名缅甸船员,他们思乡心切,精神情绪较不稳定。因缅甸船员不会中文,我每天用英文与缅甸船员进行交流,安抚情绪,了解情况。疫情期间,经多方努力,最终帮助船员们顺利遣返。登机前,船员们给我录制了一段视频,“THANK YOU NANJING MARITIME COURT!THANK YOU JUDGE XU!(感谢南京海事法院!感谢徐法官!)”, 曾经电话里无助的声音顿时有了色彩,漂泊在外的游子也终得归乡。
与我而言,这段经历成功地书写了一篇中国法治好故事,展现了中国女法官的坚韧与细腻。我愿意身批法袍,肩负天平,将生命的热情与忠诚,在严肃的殿堂里练就别样美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通讯员 沈高轩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