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复苏和发展,国内多地于近期通过发放电子消费券鼓励当地居民“码”上消费,拉动效果显著。
4月1日上午10点至4月2日晚上12点,杭州市在此前首期消费券的基础上,又增发了5000万元消费券。前期未成功领取的在杭人员,均可通过支付宝申领。
家住杭州市西湖区的钟先生在4月1日赶上了这波福利。他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3月27日发放首期消费券的时候我压根没在意,当时觉得只是噱头。没想到活动结束后,身边朋友都在讨论消费券用法、晒朋友圈等,再加上上周与家人一起吃饭时,家人使用消费券付款真是既划算又方便,我当即决定第二波福利不能再错过了。”
3月31日临睡前,钟先生就定了第二天上午10点的闹钟。他说:“由于前期已经成功领取的在杭人员不得参加此次活动,所以我在4月1日的规定时间内顺利抢到了消费券卡包。抢完我立刻去吃了碗自助海鲜面,有消费券‘护体’我就比平日多点了些海鲜,最终价格为42元的海鲜面在用掉一张消费券后实付32元。”
另外一位杭州市民王潇潇则于4月1日用光了她抢到的首期消费券,她把从抢券到全部消费完的过程告诉了《证券日报》记者。“我比较幸运。3月27日我于上午8点03分刚起床时,就顺手领到了消费券卡包,5张消费券分别用于超市购物、买菜和来伊份之类的零食店。因为疫情期间我出门少,如果在平日,这些消费券‘活’不过当晚。”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第一期杭州电子消费券发放和使用效果空前。截至3月31日下午4点,杭州已兑付政府补贴4500万元,带动消费7.10亿元。
此外,4月3日上午10点,第二期杭州电子消费券也将开始发放,共150万个卡包,每个卡包价值100元,内含3张不同价值的消费券。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日,已有浙江、安徽、湖南及济南、南京、宁波、郑州等超过17个省市宣布已发放或近期将要发放电子消费券,且推出地区和金额还在快速增长中,目前总额已超50亿元。
对于数字化消费券的积极作用,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数字化消费券本身具备一般消费券的种种特点,有助于地方消费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回暖升温。另一方面,数字化消费券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它们大都拥有强大的风控技术和丰富的消费场景,既能保障资金的安全,又能确保用户拿到数字化消费券后,将其真正用于具体的消费场景之中,从而切实地提振居民消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也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数字化消费券都推动了地方消费市场的迅速回暖升温,并起到了很强的杠杆效用。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消费券相当于地方政府给当地消费市场加入了一剂催化剂,用少部分财政资金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购买欲望,短时间内就可释放出巨大消费活力,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升温。
盘和林进一步介绍,数字化消费券很早就被用于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但以往发放的主体多为商家,覆盖的客群数量较少,刺激效果有限且主要取决于商家的让利程度。实际上,商家可以借助当前消费者对消费券的热情,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同品类商家合作、团体促销等活动形式,加强与生活服务类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探索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数字化消费券模式,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还可以激活当地消费市场。见习记者 昌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