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观副中心》是一档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动态的栏目,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资深媒体人庞瑞通过深入观察与专业解读,为观众呈现副中心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亮点与特色。本期节目聚焦的话题是:活力迸发的运河商务区,为什么和别的商务区不同?这里不光是企业密集、白领往来的经济高地,也是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接地气的宜居福地。
首先从产业来看。一般商务区往往靠“一栋楼、一条金融街”吃饭,但运河商务区把“饭桌”直接摆到政策叠加的C位——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这里都可以享受。正因为如此,上田八木、IDC咨询、安耐德私募、普华永道、盈科、伯希和等头部外资机构,工、农、中、建、邮储等金融机构,三峡、中建等央国企及子公司正在区域内加速集结。今年1到8月,运河商务区每个工作日新增10家企业注册,目前累计2万余家,是名副其实的“增量发动机”。
再从环境来看。一般概念里的中央商务区,都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商业感有余,人文感不足。但是运河商务区不是一般的商务区,这里是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融合的一个范本。北运河、通惠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像五根琴弦一起拨动,水城同框、蓝绿交织的画面让人分不清这里是一个现代商务区,还是一个生态公园。充满历史底蕴的 “三庙一塔”与现代城市天际线并肩,历史与现代只隔一条马路的宽度——这就是副中心最让人惊叹的“景观反差”。
还有就是人气。普通商务区“下班后就冷清”,运河商务区的人气却能延续到夜间:新晋网红打卡地“运河西岸”刚刚上线——全长约1.3公里的运河西岸,集美食、文创、潮玩、演艺于一体,设有游船码头和滨水步道,随着潮店越开越多,人气越来越高,这里越看越像“通州外滩”。据了解,通惠河滨水空间的改造提升研究也在同步进行,到时候整个运河商务区的人气和魅力还会更上一个台阶。
生活方式也值得一提。在运河商务区,走出写字楼就是河畔绿道;午饭后,可以在西海子公园划个小船;傍晚,可以在千荷泻露桥看落日熔金;夜里,还有24小时街区“日咖夜酒”。在这里,“副马”、大运河龙舟嘉年华、赛艇大师赛、灯光秀等文旅商体活动一年一百多场,周末生活也丰富无比。
当然还有对企业和人才的关怀。在这里,308项市级权限下放,“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让企业办事效率大大提升;“物业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让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运河英才计划”把补贴、公寓、落户一站配齐,人才在这里被看得很重。
所以,活力迸发的运河商务区,到底和一般商务区有什么不同?简而言之就是:传统商务区“班味儿”有点重,运河商务区“活人感”很强。(文中图片源自“北京通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