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哏都人民”的另一面,有你不知道的“智慧”。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观察团 | 出品
AI蓝媒汇 | 来源
韩小黄 | 作者
顾盼 | 编辑
6月3日,端午节,早上七点半。叫醒陈廉的不是煎饼果子,也不是梦想,是楼下响起的核酸筛查通知。
“X里24门,下来做核酸啦,还有一个小时结束。”
打开手机,是群里志愿者的线上“大喇叭”:“还没有做核酸的居民下来做核酸啦,现在凉快,不用排队。”
这是陈廉身处封控区的第13天,“不出意外,再做一次核酸,就能解封了。”恰逢端午节,陈廉还有点小兴奋,“下楼之前还特意烧水煮了个粽子,做完核酸上楼,粽子都还没熟。”
陈廉的经历,只是今年以来天津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
疫情反复,抗疫,成了难以回避的“头等大事”。据AI蓝媒汇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天津已经经历了12轮全市大筛,以区为单位的“大筛”更是多达数十轮,这对于一个人口近1400万的超大城市来说,很难想象。
而更难以想象的是,这一轮一轮的筛查不仅顺利做了,还做得很高效。市民普遍反馈,“大筛越来越快,从家走到采集点再核酸结束,一般超不过10分钟,然后7-12个小时手机上就能查到结果。”
天津人都“习惯”了。
如果说一次一次的大筛确实不可避免,那么尽全力减少大筛对生活的影响,就是天津这座城市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网友很清楚,“天津核酸”这四个字,已经是微博热搜、抖音热门等各大社交平台的常客了。
没办法,实在是太哏了。
无论是年初的快板式喊楼,还是“叫到哪栋哪栋动,不然下来白挨冻”、“不要贴贴,不要贴贴,贴贴危险,还是密接”的顺口溜。亦或是全网瞩目的周杰伦线上演唱会中,被超过1亿网友围观的那条弹幕——“天津河西的,下楼做核酸啦。”
在“造梗”这件事上,天津人真是没服过谁,即便是核酸大筛这种全国各地人听了都要“焦虑”的事情。
“你们天津人也忒没心没肺了点,这么烦的事还笑的出来。”外地朋友如是说。
没办法,天津人实在是太“听话”了,AI蓝媒汇从市民、志愿者、工作人员等各类群体中多次听到这句评价。而这种“听话”不仅包含了外界已知的乐观,更多的是配合、包容、理智,有点我们追求的“精致利他”那意思。
“哏”这个字,越来越难以完整概括这座城市。
其实理性思考就能明白,从严寒到酷暑,光一个“哏”字哪能消解这半年来一轮又一轮的兴师动众。天津人是吃了苦的,但却没有叫苦,这中间除了性格,势必有支撑他们消解苦楚、稳定心态的真正原因。
这就要说到天津人“哏”的另一面——智。是智慧的智,也是智能的智。
如果说这座超大城市顺利、高效完成多次核酸大筛的头功是天津人民,那么这二功就不得不记在天津的优势产业——大数据上。
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今年1月的全市大筛中,全市采样超千万用时4个半小时,这其中最开始每分钟峰值采样3.94万次,现在全市大筛的采样峰值已经提升至8万次。
而支撑这种完成速度的采集系统搭建了多久?
不到24个小时。
“当时领导跟我说要换系统,但我以为按照正常情况搭建一个新系统,怎么也得给我个一周吧。”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研发运维一中心干部卢静告诉AI蓝媒汇,“谁知道只有不到24小时!”
现在说起这些细节的时候不禁苦笑,但当时接到任务时卢静一点笑不出来。“我们只能选择一套成熟的系统,然后在这24小时内部署应用。”
24小时内,要完成部署及调配云网资源、服务器调试、压力测试、功能测试、采集点和医疗机构等基础数据维护,以及连夜培训2万多工作人员如何使用新系统,每一项工作都是在和时间赛跑。“直到上线前15分钟我们还在压力测试,以防崩溃。”
回想为什么能在短短24小时内就能顺利完成任务,卢静只能想到那句话——战时看平时。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天津本身就具备优质的云网资源,不会出现基础资源短缺的情况;其次由于独特的管理机制,这些资源平时就由大数据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所以省去了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时间,关键时刻能够节省一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基础资源是一方面,如何用好基础资源又是另一方面。新系统为什么就能越用越快,最难的从来都不是代码公式,而是“产品思维”的转变。
实现给服务器减压,团队只做了一个四两拨千斤式的转变——从“扫我”变成“我扫”。
“如果是市民统一扫二维码,近1400万人同时登陆,对服务器的压力可想而知。”卢静介绍,“所以我们就转变思维,让市民少录入信息,然后我们在后期自己通过数据多元碰撞,去完善市民更多信息。系统操作也变成工作人员扫居民身份证,服务器的压力一下从一千多万下降到几万,自然也就不会崩溃了。”
看似简单的思维转变,如果没有成熟的人工智能领域的OCR识别技术作为支撑,也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