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长河。
她沿江风景绮丽多彩,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见证了悠久绵长的历史,千回百转地流淌到今天。
去年,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共同打造“长江文化带万里行”综合类文化项目,沿长江四大文化带巴蜀、荆楚、江淮、吴越行走,追寻大江上下名人踪迹,以历史非虚构人物报道《大江东去,数风流人物》、系列微纪录片《大江之味》、N-TALK“诗意长江”演讲秀等形式,纵览历史传奇、经典名篇、文化传统、人情风味、美食佳酿,聚焦大江之上多彩的文化产物、和美的生命力,一窥长江文化带的高光时刻。
宜宾,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在此交汇,长江在此得名。自古以来,商贾繁荣,成都的丝、自贡的盐、东川的铜、凉山深处的山货在此聚散。路过这里的人,始终忘不了的是满城酒香,常回忆微醺后的欢乐时光。
9月,N-TALK“诗意长江”首场活动在五粮液的故乡、长江起点城市宜宾举行,开启了一段追寻长江之味、溯源中华文脉的和美之旅。
宜宾“酒”负盛名,生长于大江大河的美酒是长江风物不可欠缺的版图,酒文化也是长江文化必不可少的精髓。走遍宜宾山山水水的宜宾市委讲师团团长廖礼华说,岷江、金沙江在宜宾汇成浩浩长江,滋润了这片沃土,更促成了文明的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文化财富,酒文化、茶文化、美食文化,独一无二。
直到今天,宜宾的大街小巷处处可遇酒厂。五粮液“长发升”古酒坊,那里的古窖池自明朝开国以来,已连续发酵使用654年;“利川永”古酒坊,五粮液传承人邓子均百余年前在那里改良了陈氏秘方,促成了“杂粮酒”到“五粮液”的转变。
名江、名酒、名诗,几千年来,宜宾酿出的酒香,沿着长江飘散,一路让长江诗意更浓。
一千多年前,杜甫从流经成都平原的岷江顺流而下来到戎州(今宜宾),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杨使君在东楼设宴,用本地最好的“重碧酒”(今五粮液)款待杜甫,引得诗圣诗兴大发,挥毫写下《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中盛赞美酒“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北宋大文学家黄庭坚时任涪州别驾,寓居戎州,寄情宜宾山水,为姚子雪曲的清洌酒香所倾倒,咏叹“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成就了古人对五粮液最初的审美感受。
岷江畔长大的苏轼是长江的最佳代言人,他在黄州长江边上写下的诗赋作品,成就了历史上最让人羡慕的诗意人生。时至今日,不论是《赤壁赋》中的“理智”,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情感”,他笔下的江水都因其思想的分量,在人们心中荡起千层波涛。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步入荆楚大地,鱼米之乡,肥美的武昌鱼,鲜辣生猛的小龙虾,浓郁芳香的米饭,让人留恋;在蛙声阵阵中,古老的荆楚大地与年轻的新农人共饮五粮美酒,尽享长江之水给予中国人的天然馈赠。
一代名臣张居正由荆江边的神童起步,少年得志,这位横空出世的江陵才俊,驾驶着风雨飘摇中的帝国巨舰度过了财政、国防、吏治等重重危机,实现了明朝历史上的中兴。
走进江淮大地,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赣皖,汇集各方美食之所长,形成了味觉丰富的独有味道。桐城水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取各家之所长”,使美食味觉层次全面丰富,留存了千年的儒家和谐之美;同时,千年文都桐城六尺巷的礼让故事,令“和而不同”的哲理传遍中国,“桐城派”也爆红清代文坛200多年。
深入吴越大地,则是一次风雅的美食聚会。这片由长江水冲击而成的平原三角洲,江的奔涌、海的壮阔,在这里交汇;文人之雅致、英雄之豪迈,在这里融合出家国团圆、天人和谐的大江之味。“名士之乡”绍兴,“心学”思想集大成者王阳明在此养生修道、授徒讲学,创立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为精髓的心学思想;“书圣”王羲之在此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南宋诗人陆游与唐婉在此邂逅、相爱,留下《钗头凤》的凄美绝唱;鲁迅写下了百草园、三味书屋、水巷乌篷和烟雨婆娑的故乡。
大江之畔的生活,文化与风味缠绕交织,相映成趣。千人,千味,千种诗意长江。
从长江“零公里”处的宜宾到入海口上海,跨越2000公里,长江呈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长江诗词地图,上游是追索之诗,中游是英雄之诗,下游是爱情之诗。
三千年来长江事,唯有酒香续旧时。正是长江之上的美食、美酒、诗歌,为华夏民族构筑出了永恒的大江之美,和美的大江之味,回味无穷的长江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