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罗里乡,仅看地名,不难想见它处于一个怎样的地理位置。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的当下,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教育基础仍然薄弱。现如今,有许许多多的基层教师和支教人员愿意扎根乡村,为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而奋斗着。罗里乡罗里中心小学的英语老师梁小兰便是其中一员。从山区中来,又回到山区,只希望帮助更多孩子们走出去。
像梁小兰一样,许许多多在教育第一线的基层教师们,为能让孩子们走出乡村而“负重前行”。他们的辛苦付出值得支持,偏远地区的教育现状值得社会上的更多关注。
从大山中走出的留守儿童,曾被老师点燃希望人生
黔东南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直到2011年,罗里乡下辖的所有村庄才全部通了公路,可想而知那里的偏僻和地貌地形的复杂程度。于是,和许多乡村一样,年轻力壮的人不得不外出讨生活,孩童们也留在乡间“散养”着。
十多年前,梁小兰也曾是留守儿童之一。她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叔伯家里另外4个孩子。上学放学走山路,路程长达半个多小时,回到家还要帮忙照顾比自己更小的孩子。每一天都很辛苦。学校的环境也令人开心不起来。200多个学生,只有五六个任课教师,一人得带几门课程才行,很难照顾周全。
坚持上到初中的时候,生活的困顿和留守儿童的经历,让梁小兰开始逐渐内向和自卑,觉得与大家格格不入,一度放弃了学业。好在家长并没同意,初二的时候,又把她送回了学校。
之后,梁小兰开始意识到了一些事情。“我和弟弟学习能力并不差,弟弟的成绩还要好些,乡村里很多孩子是聪明的,只是苦于没有好的受教育环境。”梁小兰说。老师的启发也很重要,“初中第一次英语考40分,但是英语老师对我特别好,很耐心,一直鼓励我,第二次就考了80分。这样一来,我自己也有了很大的动力。”梁小兰始终心怀感激,直到现在还常去看望这位老师。
自初中以后,像英语老师一样从事和英语有关的工作,便列在了梁小兰的愿望清单里。她努力考上了高中,在顺丰基金的资助下,如愿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山区,一点一点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关怀换来暖心回馈,走出去才能有更好未来
去年2月,黎平县终于摘下了“贫困县”的帽子。薄弱的基础教育也比早年间有了一定的提升,黎平县罗里中心小学的校舍变得更好了,学习之余还有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这得益于地方的投入、来自全社会的爱心,还有当年走出去的孩子们对家乡的回报。
大学毕业以后,梁小兰的第一就业选择是回到家乡。即便乡村生活是枯燥、无趣的,她觉得,该是时候回馈社会了。“我上学的时候,学校里没有专职的英语老师。所以如果我回来的话,那(小学的)孩子们不就有了英语老师了!”梁小兰的愿望成真,她到罗里中心小学当了一名老师。
受教育的机会,对黔东南山区的孩子们来讲太重要了。梁小兰的进一步愿望,是想看到更多孩子能够通过上学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即便这个孩子可能较为叛逆,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我不想放弃每一位学生。”梁小兰说,“学到知识,有文化,才能走出去,才能有更好的未来。”课下的梁小兰,学生们喊她“姐姐”,亲和力可见一斑。这些都是用点滴悉心换来的信任。
“有一个孩子其实跟我当初特别像。转学过来后上四年级,但是我们这里三年级就学习英语了,他没有学过。刚来的时候也就考三四十分,后来我帮他辅导,慢慢地,他的成绩也上来了。所以,对于我来说就很欣慰。他自己也很开心,并且变得更努力了。”
今年梁小兰生日当天,孩子们神神秘秘地去宿舍喊她,到了教室后发现大家为她买了一个大蛋糕。“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知道我的生日,让我蛮感动的。”这种充满了感恩之情的反馈,让梁小兰更加相信孩子们会有个好的未来。
而今,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部分罗里的孩子跟父母去了县城或者外地,罗里中心校的孩子们其实没有以前多了。“总希望他们的未来越来越好,孩子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11月25日,和府捞面发起“致敬负重前行者”活动,在职教师和现役军人前往和府捞面全国线下门店消费可享全单8折优惠。考虑到偏远地区的老师难以有机会前往门店,12月27日,和府捞面与顺丰公益基金会联合宣布给甘肃、山西、河北、贵州、湖南、云南、安徽16所偏远地区学校的1477位老师免费送去和府鲜煮面。
梁小兰就是这1477位老师当中的一员。昨天,她收到和府鲜煮面之后,第一时间拿去给邻居们分了一些,之后,又把余下的面拿回宿舍煮好,把学生们喊回宿舍分给学生们吃。梁小兰说,她知道和府捞面在很多大城市里卖得很火,并且味道也很好。她希望把快乐和幸福与身边人共同分享。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