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之后,国内纺织板块迎来“暴动”。其中申万纺织服装指数累计上涨(截至10月20日)11.44%,而牛股聚杰微纤更是在十天内上涨97.77%。
10月19日晚间,聚杰微纤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针对近期部分社交媒体报道的印度纺织业订单因疫情原因回流到中国一事,经公司多方核查,未发现我公司因该事项导致订单量增加的情形。”
聚杰微纤10月20日午间披露的三季报预告也浇了狂热的投资者一瓢冷水。聚杰微纤预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盈利1300万-1600万,同比降71%-64%,第三季度盈利436万元-736万元,同比降73%-54%。
10月20日,聚杰微纤一改连阳走势,下跌1.92%,并带动整个纺织板块走弱,当天,申万纺织服装指数仅微涨0.24%。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目前有部分印度纺织订单流回国内,但在行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态势或许并不长久。
“这种回流不会可持续的,毕竟成本优势摆在那里,国内的劳动力成本现在越来越高。等海外疫情逐步稳定,印度、东南亚等恢复生产能力,订单还是会回去的;另一方面,如果海外疫情二度暴发、反复,需求端也会受到影响。”10月20日,华南一家中型券商纺织行业分析师受访指出。
炒作氛围四起
9月份以来,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因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交货,而欧美零售商为了确保感恩节、圣诞节销售季节供货不受冲击,将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在相关报道中指出,记者从多家国内纺织品企业处确认,确有企业突然收到了原本是印度的订单,更有工厂的营业额暴涨5倍。
这一趋势导致A股纺织概念板块一路高歌猛进。聚杰微纤就是其中涨幅最夸张的牛股之一,截至10月20日,聚杰微纤股价为49.62元/股,动态市盈率达124.4倍,而纺织品行业市盈率中位数仅17.60倍,总市值49.3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聚杰微纤是一家从事超细纤维系列面料、服装及家纺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为超细纤维制成品、超细纤维仿皮面料、超细纤维功能面料、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客户为法国运动品零售商迪卡侬,对其销售收入占比70%左右。
2020年上半年,聚杰微纤实现营业收入19,806.57万元,同比下滑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63.66万元,同比下滑69.84%。近三年来,公司主营业务以海外市场为主,境外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74.41%、75.48%、66.95%,出口目的地以欧洲为主。
其半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因欧洲疫情严重,公司产品在欧洲的销售受到很大影响。
而尽管关于印度转单的消息甚嚣尘上,聚杰微纤的业绩却还未看到一丝好转迹象,公司前三季度仍延续了业绩下滑的态势。
10月20日,聚杰微纤董秘办人士也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我们基本不会受到(印度那边的)影响。因为我们的客户主要是迪卡侬,做的是毛巾、沙滩巾之类的产品,今年疫情影响了人们去海边度假等,所以(产品)用量少了,迪卡侬给我们下的订单量较2019年有所降低。”
事实上,从公司发布的龙虎榜来看,由于流通盘较小,聚杰微纤暴涨背后重要的推手,大多为游资、散户,而非基本面的改善。根据龙虎榜数据显示,公司10月14日至20日背后前五大买卖席位均为营业部席位,交易金额较小,尚无一家机构参与,且“倒买倒卖”风气浓厚。
如10月20日晚的前五大买入席位合计交易总金额仅5013.03万元。其中两大买入席位被有着散户集中营之称的“东财天团”占据,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当天买入685.14万元后又卖出647.91万元,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营业部席位买入611.57万元又卖出496.14万元。
订单“回流”能否持续?
聚杰微纤的市场表现只是当前A股纺织板块的一角。十一以来,纺织服装板块涨幅一直居前,新野纺织、百隆东方等多只个股累计分别突破20%。此外,上游导致国内短纤价格飙涨,根据wind数据显示,短纤2105从10月12日上市累计上涨12.62%。
不过,与聚杰微纤相比,也有部分上涨企业或有望迎来业绩兑现期。记者了解到,部分纺织企业的订单环比改善明显,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
根据申万宏源证券的一份调研记录显示,百隆东方9月开始产能利用率提升明显,预计恢复至九成半,四季度订单较好,预计有望恢复良好增长;孚日股份9月开始订单增长明显,目前订单已排至2021年1月。
万联证券大消费行业负责人陈雯团队指出:“从海关总署公布的出口数据来看,9月份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达到131.52亿美元,同比增长34.69%,实现连续多个月高增。而近期的纺织订单从国外大量转移至国内,为我国做出口的纺织企业带来机遇,未来几个月的纺织品外销有望维持当下的火爆现象。”
此外,国内疫情控制良好,“金九银十”到来,纺织行业也进入传统销售旺季,冷冬背景下四季度纺织服装需求也有望快速增长。
“转移至中国的订单主要集中在家纺行业中,其中毛巾、床单订单较大。”天风证券纺织行业分析师范张翔指出,在其看来主要系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拥有纺织行业全产业链,且对于疫情的控制力较强,各工厂的复工复产有序进行,能够承接大批量纺织订单;二是国内棉花(14415,-285.00,-1.94%)价格相对较低,原材料成本优势明显。”
不过,对于转单带来的纺织服装的火爆局面能否持续,业界似乎并不乐观。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纺织业一名研究员便表示,尽管中国纺织业具有产业配套优势,但在环保压力、生产加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国内纺织业部分环节依然会维持向外转移的趋势。
而另一方面,如果疫情出现反复,对外需也会造成打击,中金研报指出:“如果疫情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复苏将受阻,中国出口将面临下行风险。另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仍未消退,新一届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