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宗族在镇江还是相当有名的,里面人才辈出,出了不少名人。其中有近代史上有名的“讨袁七将军”之一马贡芳,他追随孙中山,投身辛亥革命,立过不少战功。有马相伯、马建忠兄弟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马相伯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马建忠留学法国,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语法论著《马氏文通》。还有就是马聘三,他是侨界的巨商,曾积极资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经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在日本神户居住长达30年
马聘三,江苏省镇江人,1870年出生。又名马席珍,父马掣才,母亲贾淑媛。他在日本神户居住长达30年,授大清领同知衔,是神户三江帮的侨领之一。司马聘三是他的日本名字。
马聘三很早就去了日本,他少年时就在神户华商开设的贸易商号中当起了学徒。由于聪明肯干,很快掌握了经商的门道,变得成熟起来。这样到1892年,他开始在神户华商中自立门户,独资创立了复和裕洋行(Fukuwayu & Co .),并担任总经理,由其长子马腾骧,次子司马宗杰主持日常业务。主要经营日本海产品输华以及火柴、砂糖等业务,1902年该行输出火柴达总额43550日元。而对日贸易,则以输入中国的苎麻、皮革、五倍子、杂谷、肥料、麸、米、牛腊及其他土特产为主。
历史上,日本也是制糖的输出国,马聘三的复和裕洋行主要经营日本大里车白糖(台湾大日本制糖会社出品)和大正车白糖(大正制糖会社出品)。由于输入上海的制糖量大,复和裕洋行和日本的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增幸洋行、高津洋行、山口商会并列为上海六大食糖进出口行商。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马聘三在日本侨界三江帮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自从1868年日本神户开埠以来,移居该地的华人主要来自三江、闽南和广东的商人,当地华人按照籍贯及方言,组成了各大帮派,其中三江帮的成员多来自江苏、江西、浙江等地。1897年,一部分在大阪川口地区的三江帮商社与广东帮商社移居神户,与神户的三江帮汇合,成立三江商业会议所,马聘三逐渐成为当地的华侨领袖。
1909年3月13日,神户中华商务总会成立,广东帮郑祝三任总理,三江帮马聘三、福建帮王大川任协理,会址附设于神户中华会馆内。4月1日,马聘三和上海人陈源来在北长狭通5丁目26番合资创建三江公所大楼。9月27日(宣统元年八月十四),大清国农工商部奉旨准颁以“神户中华商务总会关防”一枚,委任总理花翎·道衔郑瑞图(祝三)、协理同知衔马席珍(聘三)、蓝翎·同知衔王德经(大川)等。
一生与孙中山等人交往甚笃
1907年(明治四十年),马聘三的业务开始向国内延伸,他的复和裕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资本额日元20万,地址在宁波路40号,在扬州设支店,负责人是马聘三次子司马宗杰。1916年,复和裕洋行在汉口设分行,汉口分行初设英租界怡和路(今上海路11号)。首任经理浙江人王锡三,买办胡虎臣。
马聘三经常代表神户商会参加一些重要的商务会议。1912年11月1日,北京政府工商部在京召开了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各省到会的实业家100多人,开中国“工商界数千年来未有之盛举”。中华民国侨日神户商务总会委派马聘三作为神户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他提出“实行免厘增加输入税实行奢侈品消费税收之计划”建议。
11月13日,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发起会议召开,马聘三是来自海外参与大会的13名代表之一,跟杨度、梁启超等一起被列名在24名来宾名录上。
1917年2月18日,以吴锦堂、马聘三、郑祝三等邀请日本当地的一百多名实业家在中华会馆召开了会议,针对中日贸易陷入危机,提出相应的对策。3月5日,神户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马聘三向全国商会联合会寄上了公函,倡议中日一起实现中国的税制改革,推动海内外商会与政府共同研究对策。
马聘三的言行同时代表了和中国有实际交易关系的日本经济界的意见。他面向国内外中国商会的呼吁就是神户中华总商会企图通过号召中国实业界来探讨中日合作的可能性。1918年,神户中华商务总会改称神户中华总商会,马聘三历任该会会董、协理、经理人、副会长等职,他积极振兴华侨经济贸易,兴办华侨教育,为神户华人谋求社会福利。
马聘三在支持革命运动方面,是相当活跃的,不是在商只会言商一类的华侨。清末民初,海外华侨有“革命之母”的称号,孙中山曾感慨:“我海外同志,昔与文艰苦相共,或输财以充军实,或奋袂而杀国贼,其对革命之奋斗,历数十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 在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老同盟会会员流亡日本时,复和裕马聘三、怡生号吴锦堂等财团在经济上慷慨资助,是革命党人在日本的主要经济靠山。
马聘三一生与孙中山、宋教仁、黄兴、陈其美等人的交往甚笃。1911年武昌首义之后,他和侨居神户的华侨就开始公开支持革命军,或剪发,或非议清廷,在中华会馆门前张贴“兴汉灭满”字样,革命情势日益高昂,连清廷驻神户领事王守善都被迫剪发。
在镇江南郊为生母修建墓林
根据日本政务局第一科高秘收字第7442号(明治44年11月29日)和第7588号(明治44年12月11日)报告,马聘三是革命军上海都督陈其美(英士)通牒的军用资金募集员之一。
1911年12月11日上午6时7分,他和刘次荆从神户乘火车抵达长崎,在蒲五岛町旅客旅店宿京屋早餐之后,9时以赴长崎领事馆为名离开旅店。两人随身“携带手提包两只,其中一只内装纸卷包,为神户侨居华人等醵出有关公债证券,”面额达七万元,刘次荆护送他上船后返回神户。当日,马聘三乘坐“博爱丸”驶往上海。这一路的行踪,一直在日本秘密警察的监视当中,并立即由长崎县知事安介谦报告外务大臣内田康哉转报内务大臣原敬。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月22日,日本《神户新闻》发表社论《应当承认民国政府》。26日,华侨代表吴世荣、温雄飞、冯自由、黄卓山、马聘三等14人上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请核准组织华侨联合会。内务部核准后,马聘三与黄卓山被推选为神户代表出席上海华侨联合会。上海华侨联合会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华侨组织,参加者多为同盟会会员。它在团结华侨,促使归国华侨参政经商,引导华侨支持新建的民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聘三对振兴民国民族工业也是热心的赞助人。1921年5月23日,广东侨商马玉山在上海召开中华国民制糖公司发起人会,6月23日再开发起人大会,公决通过章程,定名为中华国民制糖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享受北京政府核准免完海常关税及内地一切厘金、杂捐,自出品之日起以十年为期。发起人包括张詧、张骞、李经方、张元济、聂云台、王儒堂、杨小川、马聘三、钱新之、吴蕴斋、马玉山、严直方等40人。公司资本总额银五百万元,分十万股,每股五十元,以上海通用银元为本位,由发起人认定四百万元,其余公募之。8月4日经发起人大会议决扩充资本为1000万元,共分二十万股,每股五十元。后来马聘三曾一度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马聘三在抗战爆发后,回到了祖国,表达了爱国之心。根据1937年12月6日神户县外事课的调查资料,在神户继续营业的华商由原来的91家锐减到18家,尚在营业全部为福建帮商号。11家三江帮商号有8家休业,3家回国。当时马聘三停止神户复和裕号业务,而另一名神户侨领杨寿彭在神户被当局逮捕,受尽折磨,1938年2月惨遭毒杀。
回国后,马聘三掌管的企业陆续交给了他的次子司马宗杰负责,复和裕洋行在上海的日常业务也都由他管理。1943年,司马宗杰担任了上海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糖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他还参加了张澜领导的中国民主同盟,是一个民主爱国人士。
马聘三是个孝子。1933年他的生母贾淑媛在镇江京口病故,他拿出了自己的积蓄,花了白银二十万两,用了三年时间,在南郊竹林寺夹山之麓为生母修建墓林,占地数十亩,这就是镇江著名的“马家坟”。墓林由草坪、石牌坊、平台、凉亭逐级而上。主墓由五座大花盆围筑,后有十多米长之海岛,上有鲤鱼跳龙门、目莲救母等人物故事。水泥雕塑,雕琢精致、造型生动。民国元老张群撰写墓表,于右任、谭延闿、冷御秋等为之题写楹联,镌于墓亭柱间。其孝心成为轰动镇江的一大新闻。文/徐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