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购物节“618”拉开大幕,各大电商平台使出浑身解数,以多样的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引人关注的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去伪保真”天然特性的区块链被逐渐应用于商品安全溯源中,成为各大商家口中为商品质量保驾护航的利器。
从无人问津到一拥而上,备受追捧的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与此同时,热度过头的区块链也在经受炒概念、商业价值不明等质疑。针对商品安全溯源场景而言,区块链技术是否言之过甚?
对此,多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区块链技术确实能解决当下商品安全溯源的痛点,但也面临着上链信息造假、区块链地址与商品不符等现实问题,应客观理性地看待区块链技术。也有专家提出,这需要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充分融合,利用物联网硬件设备对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和智能化分析,真正使区块链赋能产业。
不只是数据上链
淘宝亮出“小游戏”新招
日前,京东智臻链发文描述了“618”大促期间京东的业绩表现,同时也透露出京东区块链的进展。据悉,截至今年2月份,京东海囤全球、京东生鲜、7FRESH等多个京东线上线下业务生态,已有700余家品牌商接入京东全球区块链品质溯源计划,超5万个商品实现消费者扫码查询溯源信息,已累计超13亿条上链数据,逾280万次售后用户访问查询,覆盖了生鲜、农业、母婴、酒类、美妆、3C、二手、奢侈品、服饰、医药、便利店、跨境溯源等品类场景。
记者发现,在京东追溯食品分类占比图中,生鲜占了64%,这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看重。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区块链自身具有时间戳及共识机制天然存在溯源属性,其应用于生鲜,主要是为了解决物流过程中的可信问题。
不仅京东,淘宝、苏宁均在区块链商品安全溯源场景上布局。2018年“双11”期间,在天猫国际商城,使用区块链溯源的商品会覆盖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商品数量达到1.5亿件。涉及的商品主要包括钻石、进口奶粉、进口保健品等跨境商品。去年“618”期间苏宁易购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商品溯源系统在苏宁易购线上和线下门店全面启用,双线保障商品质量,拒绝假货。
值得注意的是,“618”期间淘宝又有了小游戏新玩法,被认为是区块链思维的巧妙运用。淘宝推出“618”理想猫活动,消费者可通过玩小游戏,消耗“喵币”合成高等级猫瓜分3亿元红包。
对此,有区块链业内人士认为,这个小游戏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块链系统,用户采用浏览店铺、合成小猫等方式赚喵币的行为可视为“挖矿”,浏览越多,合成小猫越多,获得收益越多,进而进入更高级别瓜分更多红包,可视为共识机制。在这样一个巧妙的小游戏设置里,发挥了区块链思维的作用,让参与者耳目一新。
商品安全溯源场景
区块链“独撑大旗”有点难
当下,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距离规模化商用场景落地仍有3年至5年时间,商品安全溯源领域将是率先落地的区块链场景之一。
区块链技术确能解决商品安全溯源痛点。商务部CECBC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数字经济商学院院长吴桐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道,区块链优势在于其作为一种难以篡改的分布式记账系统,链上的数据具有时间戳且篡改成本高,与商品溯源防伪业务中数据的记录要求吻合度高。
大手印科技创始人沈萌也持此观点,他对记者表示,“区块链因为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存储和时间戳等功能,可以用于产品溯源应用。”另有某区块链创业公司创始人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区块链技术适用于商品防伪溯源,尤为适合监管或产业闭环场景内。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与交易可追溯两大特性相结合,可根除供应链内产品流转过程中的假冒伪劣问题,解决传统溯源中存在的信任问题,保障消费者权益。
正是因为区块链在解决商品安全溯源上大有裨益,电商们正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商业的实际应用场景中,使用区块链溯源技术能够为品牌背书,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工信部在此前发布的《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分析认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该场景的应用方面仍有局限性。
沈萌认为,溯源信息的可信程度取决于其他一些配套机制,比如上链信息的确不可篡改,但如何保证信息在上链时的真实性成为问题。
区块链在商品安全溯源场景中仍存挑战,吴桐表示,“一方面,源头上的鉴定仍然需要中心化机构认证,一旦虚假信息被认证和上链流转,危害更大;另一方面,大多溯源追踪的是二维码不是商品,包装中的商品有被调包的可能,区块链仍无法避免这一问题。”
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着上链前的商品信息造假及商品难以匹配对应等问题。为此,某溯源领域知名公司CEO对记者表示,这需要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充分融合,利用物联网硬件设备对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和智能化分析,真正使区块链赋能产业。记者 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