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95后在游戏打造虚拟故宫 用时三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12-08 13:15:22

15年后,当“95后”苏一峻带着他们团队的“微缩紫禁城”模型来到故宫展览时,他把自己对于故宫的“感情”归因于2002年的第一次北京之行。“我当时第一次来到北京,我妈领着我走进故宫游览参观。这次经历真的深深影响到我之后很多爱好跟兴趣。”

“虚拟故宫”全貌。受访者供图

那时不到10岁的苏一峻从故宫回到家就想要在家里“用积木搭建一个紫禁城”。“但是无奈家里的玩具很有限,就只有寥寥数十块,怎么可能搭出来这么宏伟的建筑。”

如今,苏一峻在虚拟的电子游戏中完成了这个梦想。他带领一些网友在一款电子游戏中用大约三年时间搭建了完整的故宫模型,包括故宫主要建筑的内饰。今年11月底,这个虚拟故宫通过3D打印技术成为“微缩紫禁城”模型,在故宫博物院展出。而在网上,苏一峻更为“圈内人”所熟知的是另一个名字——喵奏。

今年11月底,这个虚拟故宫通过3D打印技术成为“微缩紫禁城”模型,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图中模型后的人即为“喵奏”。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今年11月底,这个虚拟故宫通过3D打印技术成为“微缩紫禁城”模型,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图中模型后的人即为“喵奏”。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曾经“烂尾”的“故宫项目”

喵奏创建微缩紫禁城的游戏,是一款高自由度沙盒游戏。玩家可以在三维空间内自由地创造和破坏不同种类的方块以创造建筑物,类似在虚拟世界中摆积木。虽然搭积木没什么难的,但如果真的要用积木建成一座故宫也并不容易。

2012、2013年间,喵奏开始接触到这款游戏。“最开始原本没想在游戏里干点什么事,不过看到有外国人造了很多很宏大的建筑,就想自己也来弄一个,但当时也没想要造故宫。”

这期间,喵奏加入了游戏中的一个“建筑师”团队,大家一起在游戏中造各种建筑。他告诉记者,2013年,“虚拟故宫”的项目实际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当时还不叫故宫项目,只是团队内的另外成员做了三大殿出来,也没有很完整的计划说要把故宫建起来。而且中途暂停了好久,一直拖拖拉拉到2014年12月”。

随后,喵奏开始接手这个已经“有点烂尾”的“故宫项目”,要在游戏中建造紫禁城的想法逐渐清晰。他要负责把控整个项目的规划、建筑风格、比例、协调分工等等。

而具体到每一个建筑物,他会挑选团队内成员专门负责。“像太和殿,是找一个人负责修完的。其他大殿也类似,中和殿是另一个人负责,保和殿又是另外一个人负责。”

虚拟故宫一角。受访者供图

虚拟故宫一角。受访者供图

如此庞大的工程当然并不好操作。推倒重来对于喵奏团队来说算是家常便饭。

“太和殿我们重修了多次。第一个版本是团队里另外一个成员做的,后来他离开了;然后我造了第二个版本的太和殿,大概修到去年10月,但觉得第二版也不够好,就让其他成员负责修了第三版,当时是我跟这个负责人协同,美术风格由我来把控,他负责结构。”

事实上,“宫内”的诸多建筑都经历过重建。“有时候会觉得不够好、可以做得更好就会重做了。我们修建的过程就是在不停地改,有的是完全大改推倒重做,有的是微调。角楼我们都做过四遍,才觉得那种感觉是最协调的。”喵奏说。

虚拟故宫中的景色。受访者供图

虚拟故宫中的景色。受访者供图

全凭爱好“造故宫”

如今回忆起那段“一起造故宫”的时光,喵奏自己甚至都觉得“很神奇”。团队内部的人都是游戏玩家,平时完全是凭着兴趣在“造故宫”。 “很多参与的人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我都不知道的。但每天大概晚上八九点,大家就准时会出现在游戏中‘造故宫’。大家没有工资,故宫也没有提供任何帮助,全凭爱好在做。”他说。

“那时我的生活节奏基本是——白天收集古建资料,看故宫纪录片;下午有的人就回来了,会做点工作;最重要是晚上,人比较集中也比较忙,通常就是这时候组织大家一起修。一般大家会从吃完晚饭8点开始修到12点前后。我们会先语音沟通工作,然后大家就各自开始修。”

猜你喜欢